摘要:本文是西安信息職業(yè)大學2020單招本科專業(yè)技能聯(lián)考考試大綱,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本科專業(yè)技能校際聯(lián)考,是由職業(yè)高中、中等專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畢業(yè)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更多詳情見下文。
西安信息職業(yè)大學2020年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本科專業(yè)技能聯(lián)考考試大綱
一、我校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本科專業(yè)設置及計劃數(shù)
二、我校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本科專業(yè)考試大綱
1、計算機類專業(yè)(軟件工程)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本科專業(yè)技能校際聯(lián)考,是由職業(yè)高中、中等專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畢業(yè)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忌煽冞_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yè)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計算機類專業(yè)。
二、考試要求
根據(jù)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2009年版),本次計算機類專業(yè)技能測試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按照需要掌握的程度分為以下四類:
(一)識記:指考查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能力。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并記住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中的概念、專用名詞及其解釋。
(二)理解: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識別和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所學知識和基本操作的具體含義及特點。
(三)掌握: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初步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靈活地應用所理解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正確地完成有關的應用操作,并能解釋操作所產生的結果。
4.綜合應用: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判斷、綜合解決實際問題,是對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考查。
三、考試范圍
以下考試范圍中的“(1)”對應“識記”;“(2)”對應“理解”;“(3)”對應“掌握”;“(4)”對應“綜合應用”。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的發(fā)展史(1);微型計算機的特點及應用(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tǒng)組成(2);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3);微機的基本配置(3);計算機的信息安全及計算機使用規(guī)范(1);計算機中的數(shù)制與編碼(1);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過程及趨勢(3);計算機各發(fā)展階段的主要特點(1);計算機在現(xiàn)代社會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類應用(2);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系統(tǒng)的組成,以及主要硬/軟件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3);計算機主要部件及其作用(2);利用數(shù)據(jù)存儲單位區(qū)分存儲空間大小(3);計算機系統(tǒng)的主要技術指標及其對計算機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3);存儲設備(硬盤、光盤驅動器、移動存儲器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輸入/輸出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等)的作用(2);正確連接和使用輸入/輸出設備(3);通用外部設備接口的使用方法,正確連接常用外部設備(3);鍵盤鍵位及功能,會正確使用鍵盤錄入字符(2);信息安全意識(1);計算機病毒的基礎知識、防范意識和防治方法(3);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信息活動中的道德要求(2)。
(二)Windows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1);Windows 7簡介(1);認識和使用桌面(3);認識和使用窗口及對話框(3);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與作用(2);文件及文件夾的管理(4);控制面板使用(2);使用附件、安裝與卸載應用程序(2);安裝與使用殺毒軟件(1);安裝與使用壓縮工具軟件(3);中英文輸人法(3);操作系統(tǒng)在計算機系統(tǒng)運行中的作用(2);常用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和功能(2);移動平臺當前常用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3);啟動/關閉計算機系統(tǒng)(2);快捷鍵和快捷菜單的使用方法(3);控制面板的功能(2);會使用操作系統(tǒng)中自帶的常用程序(3);數(shù)據(jù)備份的重要性,會進行數(shù)據(jù)備份(3)。
(三)應用因特網
因特網知識與服務(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分類與拓撲結構(1);IP地址和域名知識(3);因特網的接入方式及設備(1);使用搜索引擎檢索信息(4);電子郵箱的基本概念(4);常用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4);博客管理及使用(4);了解因特網的基本概念及提供的服務(4);根據(jù)需要將計算機通過相關設備接入因特網(2);會申請和使用網站提供的網絡空間(3);常見網絡服務與應用(3);會使用常用即時通信軟件(2);會使用工具軟件上傳與下載信息(3)。
(四)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
Office2010安裝(4);Word2010基本操作(4);Word2010視圖方式與使用(3);Word2010排版技術(4);表格制作及編輯(3);圖文混排(3);數(shù)學公式的插入(3);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4);會設置文檔的格式(字體、段落、邊框和底紋、項目符號和編號、分欄、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3);設置文檔的頁面格式、頁眉和頁腳(3);會使用文字處理軟件提供的工具(如“字數(shù)統(tǒng)計”、“修訂”等),會在文檔中插入和編輯表格(3);合并文檔(2)。
(五)制作電子表格
Excel 2010基本操作(3);數(shù)據(jù)的輸入、編輯與格式化(4);單元格、工作表的編輯與格式化(4);單元格的引用(4);公式與函數(shù)(3);圖表的使用(3);數(shù)據(jù)管理與分析(4);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工作表(3);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等基本概念(2);模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數(shù)據(jù)保護的作用和操作方法(3);單元格地址的引用,常用函數(shù)的使用(3);會對工作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排序、篩選、分類匯總(3);常見圖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會使用數(shù)據(jù)透視表和數(shù)據(jù)透視圖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3);根據(jù)輸出要求設置打印方向與邊界、頁眉和頁腳,設置打印屬性(2)。
(六)多媒體軟件應用
多媒體技術及其軟件的應用(1);多媒體文件的格式與瀏覽方式(1);圖像基礎知識及圖像處理軟件的使用(3);編輯加工音頻與視頻文件(3);轉換音頻與視頻文件格式(3);了解多媒體技術及其軟件的應用與發(fā)展(3);多媒體文件的格式(2);會選擇瀏覽方式(3);會獲取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常用多媒體素材(3);會使用軟件對圖像進行簡單加工處理(2)。
(七)制作演示文稿
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4);幻燈片中文字、圖片、圖形、聲音、影片、表格、圖表等的插入與編輯(4);幻燈片的插入、復制、刪除、移動(4);超鏈接的使用(4);幻燈片的版式、配色方案(3);幻燈片母版設計(3);幻燈片的放映(4);幻燈片的打包與打印(4);更換幻燈片的版式、使用幻燈片母版、設置幻燈片背景、配色方案、設計制作幻燈片模板(4)。
(八)IT新技術
云計算、物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VR、量子通信、5G、區(qū)塊鏈等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典型應用場景(1)。
(九)常用信息技術
QQ、WeChat、支付寶、電子地圖、滴滴打車、共享單車、在線購物、電子銀行、ATM等常用IT技術的基本使用技能(3)。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機試閉卷形式。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試題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文字錄入題共四種類型。其中,單項選擇題在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項選擇題在四個選項中有一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判斷題要求判斷對錯;文字錄入題要求按照給定的文本和格式錄入中英文文字和符號,錄入字數(shù)在300(±15)字。
(三)賦分比例
1. 單項選擇題(共60小題,每小題3分,共180分)
2. 多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3. 判斷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4. 文字錄入題(共1小題,每小題40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傅連仲主編,《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管理類專業(yè)(電子商務)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本科專業(yè)技能校際聯(lián)考,是由職業(yè)高中、中等專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畢業(yè)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忌煽冞_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yè)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管理類專業(yè)。
二、考試要求
1.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務含義、電子商務產生與發(fā)展;電子商務分類;電子商務概念模型及框架;電子商務在各行業(yè)的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2.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模式概述;B2B電子商務模式、B2C電子商務模式、C2C電子商務模式、O2O電子商務模式等分析與應用。
3.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概述;網絡營銷策略;網絡營銷方法的分析與應用。
4.電子商務物流
電子商務物流概述;訂單履行流程;物流信息技術等分析與應用。
5.電子商務支付
電子支付概述;電子支付工具等分析與應用。
6.電子商務法規(guī)與標準
電子商務法律概述;電子商務法律的作用。
7.移動電子商務
移動電子商務的概念;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筆試閉卷形式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單項選擇題、判斷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
(三)賦分比例
1.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3分,共120分)
2.判斷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3.案例分析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4.綜合分析題(共4小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1.清華大學出版社,高職高專經濟管理基礎課系列教材,電子商務概論,2017年1月版,主編:陳玲、陳世紅、陳丹。
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教育部中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技能課立項教材,電子商務基礎,2015年8月版,主編:賀湘輝、劉香玉。
3.清華大學出版社,普通高等院?!笆濉币?guī)劃教材,電子商務概論,2019年11月版,主編:李維宇,胡青華等。
六、重點內容
1.電子商務框架及概念模型
2.主要電子商務模式(如B2B、B2C、C2C、O2O等)的應用
3.網絡營銷方法(如微信營銷、微博營銷等)的應用
4.電子支付工具(如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等)分析
5.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
3、電子信息類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本科專業(yè)技能校際聯(lián)考,是由職業(yè)高中、中等專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畢業(yè)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考生成績達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yè)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yè)。
二、考試要求
本考試大綱以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大綱和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大綱為依據(jù),以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用書目錄中電子信息類專業(yè)有關教材為主要參考教材。高職單招電子信息類專業(yè)技能考試內容依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試行)》提出了三個認知能力層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和實踐技能提升要求,其中技能測試題目分值應不低于總分的70%。
三、考試范圍
本考試大綱所涉及的考試范圍主要包括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開設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和《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主要測試考生對有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本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常用電工儀器儀表及工具的使用,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
(一)直流電路
1.了解電路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電路模型,會識讀簡單電路圖。
2.理解電流、電壓和電功率的概念,能進行簡單計算;理解參考方向的含義和作用,會應用參考方向解決電路中的實際問題;理解電動勢、電位和電能的物理概念。
3.了解電阻器及其參數(shù),會計算導體電阻。
4.了解電阻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熟練掌握歐姆定律;掌握電阻串聯(lián)、并聯(lián)及混聯(lián)的連接方式,會計算等效電阻、電壓、電流和功率。
5.了解支路、節(jié)點、回路和網孔的概念;熟練掌握基爾霍夫電流、電壓定律;能應用基爾霍夫電流、電壓定律列出電路方程。
(二)電容和電感
1.了解電容的概念,了解儲能元件的概念;了解其種類、外形和參數(shù),能根據(jù)要求,正確選擇利用串聯(lián)、并聯(lián)方式獲得合適的電容;理解電容器充、放電電路的工作特點。
2.了解電感的概念,了解影響電感器電感量的因素;了解電感器的外形、參數(shù)。
(三)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1.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圖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對應關系,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頻率、角頻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正弦量的矢量法、三角函數(shù)表示法。
2.掌握電阻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掌握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概念;掌握電容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概念。
3.理解RL串聯(lián)電路的阻抗概念,掌握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應用;理解RC串聯(lián)電路的阻抗概念,掌握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應用;理解RLC串聯(lián)電路的阻抗概念,掌握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應用。
4.理解電路中瞬時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物理概念,會計算電路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了解功率因數(shù)的意義;了解感性電路提高功率因數(shù)的方法及意義。
(四)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1.了解三相正弦對稱電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
2.了解電源星形聯(lián)結的特點,了解我國電力系統(tǒng)的供電制。
(五)安全用電
了解保護接地的原理;掌握保護接零的方法,了解其應用。
(六)認識常用電工儀器儀表及工具
掌握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如:電流表、電壓表、萬用表、毫伏表、頻率計、示波器、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等。
掌握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尖嘴鉗、斜口鉗、剝線鉗、螺絲刀、鑷子、試電筆等。
第二部分《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本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電子線路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電子技術基本單元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應用;初步具備查閱電子元器件手冊并合理選用元器件的能力;基本具備制作和調試常用電子電路及排除簡單故障的能力;基本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一般電子問題的能力;基本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
(一)二極管及其應用
1.了解二極管的結構、電路符號、引腳、伏安特性、主要參數(shù),并能通過基本的儀器儀表檢測二極管的極性和判斷二極管的好壞。
2.了解硅穩(wěn)壓管、發(fā)光二極管、光電二極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實際應用。
3.能識讀單相半波、單相全波、單相橋式整流電路,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輸出波形;掌握簡單的估算方法,會合理選用整流電路元件的參數(shù),會使用整流橋。
4.能識讀電容濾波、電感濾波、復式濾波電路,會估算電容濾波電路的輸出電壓;了解電容濾波電路的輸出波形,了解濾波元件參數(shù)對濾波效果的影響。
(二)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
1.掌握三極管的結構及符號,能通過基本的儀器儀表來判斷識別引腳,了解特性曲線、主要參數(shù)、溫度對特性的影響;掌握利用測量三極管三個電極的電位來判斷其三種工作狀態(tài),能合理使用三極管。
2.了解三極管電流放大特點;能識讀和繪制基本共射放大電路,理解共射放大電路主要元件的作用;了解放大器直流通路與交流通路;了解小信號放大器性能指標(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輸出電阻)的含義;掌握固定式偏置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會使用公式估算靜態(tài)工作點、輸入電阻、輸出電阻和電壓放大倍數(shù);理解調試三極管的靜態(tài)工作點的基本方法。
3.能識讀和繪制分壓式偏置共射放大器;了解分壓式偏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穩(wěn)定工作點的過程;掌握分壓式偏置共射放大器的靜態(tài)工作點和放大倍數(shù)的計算。
4.能識讀和繪制射極輸出器電路,理解射極輸出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點及應用。
5.能區(qū)分多級放大電路的級間耦合方式;理解反饋的概念,掌握反饋類型的判定,理解不同類型的負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三)集成運算放大器
掌握集成運放的符號,能識讀理想集成運放組成的常用放大電路(反相輸入、同相輸入運放電路和加法、減法運算電路)。
(四)低頻功率放大器
1.了解低頻功率放大器的應用、基本要求和分類。
2.能識讀典型OTL、OCL功率放大器電路,理解工作原理,掌握其最大輸出功率的計算。
(五)直流穩(wěn)壓電源
1.能識讀硅穩(wěn)壓二極管并聯(lián)型穩(wěn)壓電源電路,理解工作原理以及簡單計算。
2.能識讀帶有放大環(huán)節(jié)的串聯(lián)型穩(wěn)壓電源電路,理解工作原理,了解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方法。
3.了解三端集成穩(wěn)壓器件的種類、主要參數(shù)和典型應用電路,能識別其引腳;能識讀集成穩(wěn)壓電源的電路圖。
(六)數(shù)字電路基礎
1.理解模擬信號與數(shù)字信號的區(qū)別;了解脈沖波形主要參數(shù)的含義及常見脈沖波形;了解RC微分和積分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晶體管反相器工作原理。
2.掌握二進制、十六進制數(shù)的表示方法;能進行二進制、十進制數(shù)之間的相互轉換;了解8421BCD碼的表示形式。
3.掌握與門、或門、非門基本邏輯門和與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同或門、異或門復合邏輯門的邏輯功能, 會畫邏輯門符號, 會使用真值表。
(七)組合邏輯電路
1.了解邏輯代數(shù)的基本定律和運算法則,會用公式法和卡諾圖法化簡邏輯函數(shù)。
2.了解組合邏輯電路的種類,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驟。
3.了解多諧振蕩器、單穩(wěn)觸發(fā)器、施密特觸發(fā)器的功能及基本應用。
4.了解編碼器和譯碼器的基本功能,了解常用數(shù)碼顯示器件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八)觸發(fā)器
1.了解基本RS觸發(fā)器的電路組成和邏輯功能;了解同步RS觸發(fā)器的特點、時鐘脈沖的作用和了解邏輯功能。
2.掌握JK、D、T 觸發(fā)器的電路符號和邏輯功能;能識讀由JK、D、T觸發(fā)器組成的時序邏輯電路,能根據(jù)時鐘脈沖和輸入波形畫出輸出波形。
(九)時序邏輯電路
1.了解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構成和常見類型;了解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的應用。
2.了解計數(shù)器的功能及計數(shù)器的類型;理解二進制、十進制等典型集成計數(shù)器的分析方法。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筆試閉卷形式。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1.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
(三)賦分比例
1.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3分,共90分)
2.填空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3.判斷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4.計算題(共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朱春萍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電類專業(yè)通用)》王兆義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中職)》程立群,黃承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第2版)》 任小平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電工與電子技術(中職)》 徐萬賦,姚成秀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六、重點內容
1. 歐姆定律;電阻串聯(lián)、并聯(lián)及混聯(lián)的連接方式,等效電阻、電壓、電流和功率的計算。
2. 基爾霍夫電流、電壓定律。
3. 正弦交流電表示。
4. 電阻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5. 電容、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shù)。
6.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7. 單相半波、單相全波、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8. 三極管放大電路。
9. 理想集成運放。
10. OTL、OCL功率放大電路。
11. 組合邏輯電路
12. 觸發(fā)器
13. 時序邏輯電路
原文地址:http://www.sxetcedu.com/stu/conson.php?url=AjcGZgM6CzxVNAY4VGAFJFQmAGYGJwAnW28DYwZsAjRdOAc3VXdXNFZ3UDcAaAVnAD9XIFBiVHVfdgQy